首制|厦门船舶重工海上风电一体化作业移动平台签字交付
2020-10-16 09:17:36
2017年6月1日,由厦门船舶重工股份公司为中铁福船海洋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批量建造的首制海上风电一体化作业移动平台“福船三峡”号签字交船。厦船重工公司党委、总经理林勤与中铁福船海洋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关俊滨先生分别在交船协议书上签字。
“福船三峡”号是集大型风车构件运输、起重和安装功能于一体的海洋专业工程特种船舶。作为新一代海上风电专用安装船,该船自动化程度高,具有国内技术水平,这是厦船重工也是福建省承造的批风电安装船新型海工特种船舶产品。
据悉,“福船三峡”号总长108.5米,垂线间长99米,型宽40.8米,型深7.8米,设计吃水4.5米,带动力定位系统,大作业水深50米;平台艉部左舷配置一台1000吨电动全回转绕桩式起重机,艏部右舷升降机构室附近配置一台200吨全回转起重机,平台主要用于基座、塔架、机舱以及叶片等风机设备运输和吊装,可用于水上打桩作业和桩基建设,以及海上打捞等作业。该平台可携带5MW风机3台或7MW风机两台,作业面积大于2500平方米,具备安装和组装同时进行的场地规模和起吊能力。
“福船三峡”号建造难度大,在相关部门的密切配合下,厦船建造团队解决了多个技术难点,充分发挥在汽车滚装船上的建造优势,较好地控制了建造周期和精度。值得一提的是“福船三峡”从进坞到出坞仅用了不到4个月的时间,且坞造阶段平台设备调试基本完成,主推进系统调试完成,内装及全船涂装完成,内外通导设备具备试航状态,出坞即基本具备交船状态,刷新了国内同行业同类产品建造新纪录。出坞后,2017年1月24日首制船移泊厦门海翔码头进行后续四根桩腿吊装,2017年2月4日凌晨5点根桩腿开始吊装。
桩腿是自升式海上风电作业平台的重要升降机构及承重结构,因其自身是材料特殊、安装和焊接难度大、容易产生焊接变形、故它的建造质量直接影响到整个平台的寿命。船东要求的精度是85m的桩腿,精度误差必须控制在30mm以内,2月28日凌晨6点30分第四根桩腿经项目组的连续作战终成功完成吊装。之后,“福船三峡”在厦门外海进行了DP定位、海上站桩等试航任务。在相关单位的高度重视下,企业项目部统筹安排,通过对搭载、舾装及三个外协单位的统一指挥协调下,“福船三峡”于5月30日成功完成建造任务,6:45满载着厦船人的祝福,正式启程离港首航,顺利完成了其从厦门到莆田的航,性能得到了船东的赞誉。

“福船三峡号”项目的建造,是厦船重工面对船舶市场持续低迷的严峻形势,立足未来,在新型产品海上风电一体化作业平台领域一次突破。
来源:中国船舶网
品牌推广
实时掌握行业资讯共同把脉风能产业联系我们?微信平台

“风能产业”微信公众平台作为中国农机工业协会风能设备分会信息发布平台,整合《风能产业》杂志、“中国风能产业网”、《风能信息周刊》电子读物等媒体资源,实时发布新的公告通知、行业信息、统计数据等重要资讯,为业内人士搭建掌握行业动态的重要平台。
?电话:010-68596009?邮箱:fncy@cweea.com.cn?:www.cweea.com.cn 次数用完API KEY 超过次数限制